中國時報【本報記者╱台北報導】

行政院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兼政務委員李鴻源昨天分析台灣近年異常雨量徵候時指出,在氣候變遷頻繁的衝擊影響下,大家唯一能夠確定的是,未來台灣所遭逢的溫度和雨量,只會不斷打破最高紀錄。面對這種「一雨成災、不雨成旱」的極端氣候,不雨時候水資源的回收,大雨時候的滯洪防淹,即成為當前和民生息息相關的課題。然而李鴻源認為與其道德勸說人民改變,不如循修訂法令規章還比較徹底有效。

有哪些法令應儘速修訂呢?李鴻源點出了幾個方向。他建議應將若干設施納入未來建築規範的修訂中,例如屋頂、地下室或庭院都應加設雨水貯留設施,此不但有助於防洪,又兼具水資源回收再利用的功能。對於大規模的基地開發或山坡地開發,規定必須留設雨水調節池,這些調節水池可作成休閒湖泊,兼具防洪、景觀及生態的功能。至於河川、灌溉溝渠及水路則必須禁止加蓋。而學校操場、公園、人行道及露天停車場等公共建設,透水率應提高至一定標準以上。

李鴻源認為針對有淹水潛勢的地區,可以考慮設置一些防災措施來補救。比方說設置較一般地勢更為凹陷的「滯洪區」,他指出先前八八水災時,中科與南科就是因為設有滯洪區而充分發揮了滯洪功能,所以國中小學於災後重建時,可以讓操場的地勢較低,如此便能夠產生蓄水功能。

此外,李鴻源認為在遭逢多次風災與水災之後,已經造成南部地貌的大規模改變,在救災告一段落後,應該進行地質調查,劃分出高度及中度的危險地區,規定高度危險地區休養生息禁止開發,而中度危險地區則可以考慮採低密度的使用方式,例如停車場或公園等設施。






熱門關鍵字: 免費A片 線上A片 自拍A片 lv2011官方新款目錄, gucci2011新款包目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6f1f2d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